這一個月來, 煮掉了兩磅統將和一磅morelax的豆子. 但其實不只是這兩間店, 而是台北近來愈來愈多的自烘咖啡店的共通現象. Agtron number大約都55~65左右, 我猜應該是剛touch二爆的附近. 都喝不太出來日曬豆的風味, 可能是放很少, 或是根本沒放.
對 我來說, 主要的問題是在於7~8g的劑量沒辦法煮出一杯360cc的latte(with foam). 味道很淡, 幾乎只有牛奶味. 必須至少達到10g的劑量才有比較正常的表現. 而我自己的豆子, agtron number45~55之間, 二爆一分鐘內, 加奶的表現卻渾然不同, 在相同劑量下, 我的豆子明顯咖啡味重了很多, 而且這個烘焙度也不帶有苦味. 對沖煮的容錯性也大, 流速即使稍微差一點, 整杯咖啡也不會立刻淡得跟水一樣.
直飲espresso的話, 這兩間的豆子以正常劑量沖煮的水感都很重, 喝起來很稀. 老實說是沒有什麼不好的味道, 但是這種濃稠度實在無法讓人認同他是一杯優秀的espresso. 其實這也是台北許多自烘豆店家的共同特色吧... 一方面烘焙度淺, 二方面不重視日曬豆, 三方面更不可能用robusta. 所以基本上他們的espresso都不能正常沖煮, 必須要加重劑量甚至是ristretto.
這是讓我很納悶的一點, 這些人為了北義而淺焙, 可是事實上北義的豆子是會大量使用日曬豆或是robusta的. 只有北義的焙度, 沒有北義的配方, 沒有北義的口味, 卻打著北義的招牌. 其實他們只是在趕流行吧, 我想.